2021年,他離開奉獻耕耘三十余載的惠州,帶著上級的囑托義無反顧地趕往陽春市合水鎮,從繁華的都市走進偏遠的鄉間,卸下“西裝革履”,挽起褲腳、戴上草帽,從此肩上是使命與擔當,腳下是責任與堅守。站在鄉村振興的新起點上,他的眼神中流露著篤定與堅毅。他就是廣新集團駐村第一書記巫衛文。
摸村情問民需,常和群眾坐在一起
“村口這家有多年的養蠶經驗,可進行蠶桑產業幫扶”“潭震村村道約14公里沒有路燈,晚上一片漆黑”“潭震村小學教學設備極其陳舊”“現有黨支部執行力不夠強、無法形成戰斗力”……從踏上這片土地的那一刻開始巫衛文就沒閑著。白天下鄉工作、了解民情,晚上學習政策、謀劃項目。他總是隨身攜帶一個筆記本,里面密密麻麻記載著村民家庭基本情況、存在困難及各處現狀。駐村不到一個月,他的腳步已遍及村里每個角落,對村里的情況都了然于胸。
“農村工作,人心是根,和群眾打交道一定要真誠,不要耍心眼,群眾才能大力支持、自愿參與?!蔽仔l文常常對工作隊隊員們這樣說道。
巫衛文(右一)在困難群眾家里了解家庭情況及產業發展意愿
每逢重大傳統節日,巫衛文都積極組織安排慰問活動。每到一戶他都詳細詢問村民家庭生活狀況,真心實意地為村民出主意、想辦法,鼓勵他們堅定信心、克服困難,給他們送去廣新集團的親切慰問和關懷。
察民意體民情,把民生工作落到實處
由于沒有路燈,潭震村村民晚上摸黑走路已經成為習慣。巫衛文知道以后睡不著了,“村道路燈得趕緊安裝起來”他心里嘀咕著。潭震村內共有18條主要村道,此前僅有一條村道安裝路燈,尤其到了冬天,孩子們上學放學天都黑著,很不安全。為盡快解決道路照明這個難題,巫衛文帶領著工作隊隊員、潭震村兩委、自然村村民代表共同到各村道實地勘察研究。在他的積極協調推動下,2022年8月,潭震村村道350盞6米桿太陽能光伏路燈已經全部投入使用。路燈亮了起來,夜晚的村莊熱鬧了起來,群眾的心也暖了起來。
以黨建促引領,充分發揮黨支部硬核作用
“農村要發展,農民要致富,關鍵靠支部”。有著多年國企黨組織建設經驗的巫衛文深深意識到,一定要好好強化支部建設,增強支部引領力凝聚力戰斗力,筑牢堅強的潭震村戰斗堡壘,以組織振興推動鄉村振興。
在駐村工作中,他攜手新上任的村兩委干部逐步健全黨組織生活和“三會一課”制度,深入學習“強農惠農”、鄉村振興相關政策,進一步提高村干部及黨員們的政治站位,增強邁向共同富裕的信心;他積極聯系廣新集團黨群工作部黨支部與潭震村黨總支進行支部共建,加強潭震黨支部的對外學習交流,建立健全資源共享、互幫互助的工作機制,大大提高了支部工作水平。
廣新集團黨群工作部黨支部與合水鎮潭震村黨總支開展支部共建暨“情暖鄉村 奮進共生”主題黨日活動
以產業帶就業,為鄉村振興強基賦能
如何提振潭震村干部、群眾的發展信心,激活潭震村自身“造血”功能?毫無疑問,在巫衛文心里“鄉村振興,產業先行”就是答案。有干勁、有想法是基礎,但想長期發展還是要靠產業。他深知,合水鎮產業基礎薄弱,能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及創業機會十分有限,村民內生發展動力難以有效釋放,增收困難,一定要借助外力,好好打個翻身仗。
巫衛文(右一)與絲紡集團下屬絲源集團蠶桑技術人員到蠶農家里交流養蠶技術,引導科學種養
經與工作隊隊員們、廣新集團及所屬絲紡集團領導等“后援團”研究討論、反復磋商,巫衛文利用絲紡集團蠶桑、絲綢產業優勢,在當地傳統蠶桑產業上下功夫。目前已確定的蠶桑產業幫扶方案投入專項幫扶資金近500萬,在全鎮范圍內進行蠶桑產業獎補、加強技術培訓;并利用幫扶資金建設蠶房、共育室等產業項目,采用招商引進經營者的模式,每年以不低于6%的投資回報用于鎮村民生工程。此外,投入200多萬建設的潭震村香云紗曬莨場一期工程,已正式啟動運營,創造就業崗位數十個,帶動群眾就近就業增收,為鄉村振興賦能。
巫衛文(右一)與香云紗曬莨場工人的合影
路在闖中走,事在干中成?!拔覀兒痛迕褚黄饏⑴c、一起奮斗、一起行動,一起謀劃好的項目、好的機遇和好的發展,擁抱美好新時代下的燦爛陽光?!苯涍^一年的摸爬實踐,巫衛文增加的不只有經驗,更多的是信心。巫衛文和他的隊員們按照廣新集團三年幫扶規劃方案,逐步落地一項項幫扶政策,穩步推進一個個項目,用激情與赤誠踐行駐村諾言,用拼搏與奉獻推動鄉村振興。